笔壶阁
笔壶阁 > 银狐 > 第三十九章包拯眼中的铁心源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九章包拯眼中的铁心源

  银狐

第三十九章包拯眼中的铁心源


赵祯叹息一声道:“母后家中最后一丝苗裔也断绝了,朕将来有何面目去见九泉之下的母后?”


包拯沉默不语,俩宫皇太后的事情,已经给大宋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创伤,只要是任何牵扯到李妃的事件,包拯都不愿意发表任何的见解和言论。


得不到回答的赵祯随手把卷宗翻到最前面,指着里面的几行字道:“铁家子也牵涉其中?”


包拯冷哼一声道:“回禀陛下,铁家子去袄庙斜街恐怕也没安着什么好心,只是杀人着确实不是他。”


赵祯笑道:“李夫人一事爱卿处理得很好,让她从头至尾看到了破获案件的过程,想来也能安慰一下她,朕亏负李氏甚多啊。


只是爱卿说铁家子也没有安着好心去袄庙斜街何解?”


包拯直言不讳的道:“李玮不过是一介浪荡子,如何能够配得上兖国公主。


那铁家子与兖国公主一起长大,恐怕不会眼看着此事发生。


老臣几乎敢断言,即便李玮不被倭人杀死,也迟早会死在铁家子的手中。”


听包拯这样评价铁心源,赵祯的眼前就浮现出一个带着一只白狐狸的少年郎。


笑着摇头道:“皇家待他mǔ_zǐ甚厚,他不会做出什么让朕失望的事情的。”


包拯嘿嘿冷笑道:“从这些年他做的事情来看,他确实不会做任何伤害陛下的事情。


不过,他对皇家的感恩,也仅仅是陛下您而已,最多可以延伸到兖国公主,余者,都不过是他眼中可以牺牲,或者交换的棋子。”


赵祯皱眉道:“爱卿是不是言过其实了?他今年也不过只有十四岁而已。


小猴子调皮一些,爱卿多加管束也就是了,缘何会下如此肯定的判词?”


包拯摇头道:“他在陛下的眼中是一个乖巧的少年郎,在老臣的眼中,却是一头带着毒牙的狐狸。


陛下有所不知,老臣将此子下狱,就是想给他一个警告。


没想到老臣一念之差,就害死了七个狱卒,汪洋大盗燕飞也逃离了开封府内牢。


是臣派出所有衙役四处寻访,确定了燕飞的藏身之处后央求了带御器械,才将脱逃的十余个悍匪全部剿灭。


陛下可知此事的起因是什么吗?”


赵祯听故事听得入迷,连忙道:“休要卖关子,速速讲来。”


包拯叹口气道:“开封府内牢,是以胳膊粗的铁木为栅栏,中间镶有拇指粗细的铁条为筋骨,这样的牢房从远古时期就囚禁了无数悍匪都安然无事。


却在那只小狐狸的一个故事下分崩离析了,十七个贼酋拗断栅栏,掰断铁条,一夜之间逃逸无踪。


他竟然在贼酋全部逃脱之后,才鸣锣示警,大刺刺的当着老臣的面,用最充足的理由离开了开封府。


老臣至今思来尤觉惭愧。”


赵祯自动忽略了包拯说铁心源危险的那些话,这时候他对贼酋是如何利用一个故事就逃离了,根本就不可能逃脱的大牢。


包拯见皇帝眼睛一眨不眨的瞅着自己,就问王渐要来一条布巾子,弄湿之后缠在官帽椅的俩边,找来一根短棒插在中间不断地绞紧布巾子。


只听咔嚓一声响,官帽椅的靠背就从中折断了。


赵祯取下布巾子,又从包拯手里接过短棒,比划了两下道:“就这么弄开了监牢的铁栅栏?”


包拯黯然道:“就是这样,老臣事后验证过,只要短棒够长,衣衫够结实,确实可以轻易地拗断监牢的栅栏。”


赵祯瞅着手里的短棒皱眉道:“爱卿如何处置监牢的栅栏,如何做到防患于未然?”


包拯摇头道:“除了加粗栅栏之外,老臣别无他法。”


赵祯笑道:“爱卿这样做就不对了,解铃还需系铃人,既然是他出的难题,自然应该由他去解决。”


包拯断然拒绝道:“陛下,此事不可,如果让铁心源来做这件事,他一定会留下不为人知的后路。


监牢乃是国家重器,焉能留下一道道暗门让罪囚有机可趁?


不如使用一些水磨工夫来亡羊补牢。”


赵祯奇怪的看着包拯道:“他在监牢留退路做什么?他又不会进入监牢。”


包拯抬头瞅着高高的藻井半晌才道:“老臣总是觉得大宋的监牢有朝一日一定会关住这只小狐狸,所以,大意不得。”


赵祯哈哈大笑道:“爱卿是令尹,此事由你做主便是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huge.com 笔壶阁。手机版:https://m.bih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