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壶阁
笔壶阁 > 银狐 > 第一章海纳百川的新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章海纳百川的新时代

  银狐

第一章海纳百川的新时代


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农业讲究时令气节,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一概以时令为转移。


时令的更换,一般民众只能凭借物候的变化来判定,有天文知识的巫师则能借助观测天象来确定。


上古观象,通常在天刚昏黑时进行(称为“昏见”),被观测的星被称为“大火”。


古代“大火”星昏见时恰好在春分时节,火正在这一天观察到大火星位于南方正中的位置,于是官府就该向民众发布春分已经到来,可以春耕播种了。


哈密没有司天监,好在阿大这家伙所学颇杂,多少看见了大火之后,就准备安排百姓春耕了。


大火星辰出现,可能和大宋的农时有关,和哈密的农时却有些误差。


阿大亲自扶着犁头准备春耕的时候,却被大宋来的老农们给鄙视了。


农人特有的狡狯让他们不把事情摆在明面上说,而是一个个蹲在地头等待阿大这个长着两个脑袋的人出丑。


犁头入地了,却没有能够深入进去,仅仅下去了半尺左右,随着马匹的发力,好好地一架马拉耕锄,仅仅向前翻耕了不到三十步,就嘎巴一声被掰断了。


地里的农人们顿时就哄笑起来,弄得阿大一张白脸变成了大红色。


王柔花带着铁丫头,以及铁狐狸在包子的护卫选也来到了农田里,见阿大出丑,只是笑笑,就带着铁丫头和铁狐狸回自己的房间去了。


不一会,一张告示就出现在清香城的城主府外墙上,引得清香城里的人纷纷围观。


告示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城主府准备从农人中招收一名会写字,能耕种懂得农时的农官。


待遇非常的丰厚,权力也很大,只要这个农官能够带领大家种出粮食来,每年就能得到一百枚金币的俸禄。


农人也能做官?


这件事在所有来到清香谷的农人中间形成了一个最新的话题。


不论是汉人,还是宋人,这件事对他们的冲击不是一般的大。


往年的时候,清香谷想要种地,只需要等待山阴处的雪全部融化之后,直接下种子就成了,属于极度粗放的农业,即便是在清香谷种地种了很多年的人,也没有办法给出一个准确的播种时间。


如果不能统一播种,就无法做到统一收割,这样会浪费很多的人力。


这在中原根本就不是事情,数千年来总结出来的农谚,就能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


哈密之地的种植历史很长,不过仅仅局限在哈密周围的一小块平原上。


雪山下,阴山旁,大湖边这些土地是不能与哈密土地一概而论的。


山脚下种植的杏子硕果累累了,山腰上的杏子才刚刚开花,甚至有的树枝在开花,有的树枝已经结果了……


农时不等人,十六位上了年纪的农夫自动站了出来,领命去十六块土地做实验。


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在哈密这地方,因为地形的差异,根本就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种植时间。


于是,平原上最早开始播种,而后便是哈密河两岸,接下来是哈密巴里坤湖,最后才是雪山下的土地。


清香城已经聚集了十六万余人。


只要是住进了这座城的人,不分种族都是清香国最忠实的拥护者。


也是铁心源最终的依靠和家底。


很早的时候铁心源就告诉过阿大,和铁一他们,不要过多的去干涉移民们的生活。


官府能做的就是保证他们在来年收割前能有足够的粮食吃,至于其余的事情,百姓们自己会搞定一切。


事实和铁心源设想的差不多,当土地和粮食分配下去之后,百姓们就非常自觉地开始建设自己的家园。


原本仅仅完成一半的哈密城池,随着大量汉人的涌入,只用了一个多月,他们就自发的完成了所有的城墙建设。


在他们的强烈要求下,李巧带着三千人的jūn_duì驻扎进哈密城之后,这些百姓才开始动手修建自己的住宅。


铁二在天山路上总共修建了七道堡垒,死死的卡在天山路上,他相信,即便是有一只苍蝇也休想不经过缴税这个程序就飞过天山。


城市的出现,代表着秩序,一个新城市的出现,往往代表着无穷的机会。


当清香城和哈密城建立的消息传播到四方之后,遭受战争威胁的回鹘国人,就开始通过天山路向哈密转移。


即便是寒夜,天山路上的行人也络绎不绝。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huge.com 笔壶阁。手机版:https://m.bih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