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壶阁
笔壶阁 > 医路坦途 > 第六十八章 奈我何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十八章 奈我何

  医路坦途

一饮一啄,皆有定数。不论是人或是某个单位,好似不相干的事情,好似小到不被人注意的事情,往往就是追踪溯源的根本。


偌大的华国,早年的时候骨科在华国是遍地开花,各个大小医院都有一定的水准。


随着经济发展,从骨科分家出来的手外科,没人重视了。


首先,这个手术不好做,简单的一个手,里面的肌肉结构,神经结构相当的复杂。毕竟手是人类可以傲视地球所有动物植物的第二个特殊器官。


其次,这个学科太不赚钱了,以前的时候,断了个指头,送到公立医院,两个医生一做做好几个小时,然后医生的收入也就是个上台费三十元。


所以,这一块就被好多好多医生好多好多公立医院给抛弃了。


而山华却有一帮身在经济浪潮潮头却不怎么在乎的医生,好似两耳不闻窗外事一样的定下心思搞手外。


几十年的积累,然后从手外,到神经,从相对简单到相对复杂,可以说,这两个学科,一个小小的山华就站在了华国的巅峰之上。


这就是一个医院或者一个行业中带头人的作用,他们不爱钱吗?可他们就是从这个华国最讲钱的城市,把一个最不赚钱的学科给搞了起来,还tn的搞到了巅峰,真的也是矛盾的让人无法理解。


手外的升华,间接的也让神经外科走的更加的平顺。


所以后来山华的神外站出来,不论首都也罢,不论是魔都也好,也就一个jūn_duì总医院才能与之较量,余者都不是对手。jūn_duì医院是干什么的,jūn_duì医院是华国卫生最后的屏障。


可以说从这一点,当初的那帮医生是能让人去敬佩的。


开颅,移植。血管移植,不要说在颅脑里面,就算是其他部位,都是一个很麻烦的手术。


血管这个玩意,可以说是运输氧气的通道,所以一旦缺血缺氧,时间稍微一长,这家伙的内衣,就会自我毁灭。


如同一个烦躁的小妞,喝醉后自己把自己的衣服给扯烂了一样。


而血管的内衣,是这个冠脉系统中凝血的燃爆点。通俗的说,这个玩意的内衣一旦坏了,血液中的血小板,凝血蛋白一类的黏合物,随时都可能凝固变成血栓的可能。


所以,血管的移植手术最好是在半个小时内完成。


叶医生带着助手开始了手术。张凡站在手术台边上,一边看着患者的生命体征,一边瞅着脑电图,还抽空看看叶医生的手法。


神经主要是靠着电波传播的,所以脑电波其实就是一个规律的曲线图。


一条神经发出一个波,所以脑电波上有无数的波浪线,就如同股市的曲线图一样。


这里面有个笑话,说是一个神内的医师拿着手机看患者传输回来的脑电图,结果另外一个患者瞅了一眼,一看:嗨,上门诊你还敢看股市,然后转手把医生给告了。


入颅,给药,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叶医生开始移植。


脑外的手术讲究一个精准以外,还讲究一个手术前的检查。


而且脑外的手术成功率,其实也就是近十来年才开始提升起来的,不是医生的手术提升了多高,而是检查诊断的仪器提升了。


患者的被剃光的脑袋上画成了地图,龙胆紫在颅骨上早早就画出了手术线路。


开颅怎么开?方式很多,基层一点的医院,无外乎就是老式钻头和骨刀。如同屠夫一样,锤子凿子,嘭嘭嘭的把颅骨砸开,估计患者术后脑震荡都会有。


先钻开几个窟窿,然后用骨刀把骨头给撬开一片。就如吃老式午餐肉一样,不小心把拉环给拉断了,没办法先用改锥砸出个窟窿眼,然后再用手钳子把铁皮盖子强行拉开。


手术后往往患者的颅骨损伤的厉害,没办法就在头颅上面缝个金属网,很是残忍的,有时候透过金属网,直接可以活生生的看到大脑在蠕动。


而山华这边就不是基层医院可以比较的。他们的开颅就文雅多了。


气钻开眼,这个气钻的损伤就比老式钻头损伤小了很多。沿着头颅画个心型图,然后三厘米点开一个小孔,三厘米点开一个小孔。


颅骨就如缝纫机缝合衣服一样,小小的窟窿眼就构成了一个心形图。


然后在心形图的中央,用缝合线穿透打个结,再轻轻一拉,颅骨就完整的被拉了起来,简单而损伤小。


拉起颅骨,大脑立马就出现在手术人员的眼前。这个时候的大脑就如同一个被大风吹开了裙边的姑娘一样,惊慌失措。


咕噜咕噜的蠕动着,更如清水锅里面的沸腾的脑花。


寻找血管,0.3mm的手术镊寻找着血管。


就如同吃火锅的时候用筷子不停的拨弄着脑花,既要让脑花均匀的受热还不能让脑花被筷子扎破。


很是讲究的。


张凡看着叶医生的手法,心里不停的感慨,“太厉害,叶医生和他的家人也不知道吃了多少猪脑子了。”


在系统练手的张凡太清楚这个手术的难度了,这个操作,如果没系统,不拨弄几千个猪脑子,是绝对拿不下来的。


菲薄如蝉翼的粘膜外层,别说动作出现大的误差,就算几毫米的镊子稍微有点抖动都能破个稀里哗啦。


这个粘膜外层有多菲薄,蝉翼什么的一般人也不清楚。


最简单的,高粱饴,就是东山哪个土特产,高粱饴糖,小时候,估计很多人都吃过。


打开糖纸,包裹在糖块身上的哪层薄的白色透明的玩意,其实就和这个薄膜差不多,风大一点都能吹破。


大家可以想一下,在不破坏糖衣的前提下,还要用针线把这个糖衣从一个糖块移植到另外一个糖块上,这个难度得有多难。


张凡瞅着,心里也不停的做着比较,“嗯,这样我也能做到”


“嗯,这里我应该做的比叶医生好!”


“嗯,这一点我就做的没叶医生好了。看来我得回去再练一练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医生这个行当,就是这么可悲,永远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永远有需要提升的地方。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huge.com 笔壶阁。手机版:https://m.bih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