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壶阁
笔壶阁 > 重生三国之君临天下 > 第三十九章 并州危机(1)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九章 并州危机(1)

  重生三国之君临天下

永久网址,请牢记!


站在右贤王后面的单于庭官员和一般大小将领顿时乱了起来,有的忍不住破口大骂。()请记住本站的网址:。


胡雄拔刀吼道:“叫什么叫?找死啊。”


吴川怒视匈奴人,非常骄横地指着单于庭一帮官员说道:“你们必须跟我走,一个都不能留下,重建单于庭还要靠你们。”


“右贤王,你想好没有。”吴川指着他说道。“如果想好了,立即收拾东西,能带走的统统带走,不能带走的一把火烧掉。”


于水连强忍怒气,站在河边想了很长时间。吴川如果带着大军走了,靠他这一万人肯定很难守住美稷,而且吴川一走,吉朗的援军还会不会来就很难说了。要想给大单于报仇,要想重建单于庭,要想剿平叛军,仅仅靠自己左部落的这点人马肯定不行,必须要依靠大汉国和大汉国的jūn_duì。虽然叛军的背后有强大的鲜卑人撑腰,但自己如果得到战无不胜的大将军胡才相助,有什么事做不成?


“好,我们南撤。”


右贤王一瞬间刚刚离开,须卜骨都侯的信使就到了。


且渠(匈奴jūn_duì高官)老谢潘是匈奴贵族,家世地位都很显赫,他直截了当地对吴川说:“大人只要同意左谷蠡王须卜骨都侯为大单于,我们就撤兵议和。”


“议和?”吴川冷笑道,“须卜骨都侯有什么资格和我议和?”


“大人,左谷蠡王须卜骨都侯和右谷蠡王屠苏联手起兵,并不是背叛大汉国,这只是匈奴内部之争而已。”


“内部之争?笑话。你们杀了大单于,危害我大汉国边塞安宁,这还不是背叛我大汉国?”吴川冷笑一声。


老谢潘是个四十多岁的消瘦中年人,小眼睛里露出一丝精明,他看看吴川,心里十分不安。这个虎贲军的将领怎么这么难说话,难道非要打个你死我活才过瘾?


“大人,金源泉这个大单于不是我们大单于的继承者,也不是匈奴各部所共同推立的。是他篡夺了大单于之位,他早就该死了。匈奴的大单于本来就应该是须卜骨都侯。”老谢潘说道。


老谢潘本来想说,金源泉这个大单于是大将军胡才立的,这在南匈奴不算数,不过想到吴川是胡才的手下,所以他说话有些委婉。


吴川冷哼一声,说道:“我不管其他的事,我只知道匈奴的大单于是金源泉,这是我大汉国的皇帝陛下亲口告诉我的。你们杀了他,就是造反。”


老谢潘有些恼火了。你当真以为我们怕你?我们是给你脸,给你台阶下,要不然早就把你杀了。他忍了又忍,强做笑脸道:“大人,如今事实摆在这,大单于已经死了,匈奴各部要求拥立须卜骨都侯为新大单于,大人何不顺水推舟答应了。这样大人既能得匈奴之心,又能平匈奴之乱,还能建功立业,一举三得的事,大人何乐而不为?大人为什么一定要你我双方打得血流成河?”


“须卜骨都侯不仅仅想做个大单于吧?”吴川怒极而笑道,“他想做大单于?做梦去吧,我叫他作鬼都不成。”


大将军北征,这个时候南匈奴反,这不是阴谋是什么?如果不是这些年他的耐心大了,早就动手杀人了。


老谢潘再也忍不住,推案而起,大声说道:“大人太过份了,难道我匈奴人怕了你?”


吴川猛地一拍案几,纵声吼道:“难道我怕了你匈奴人?”


“来人,给我杀了他,斩下头颅送给须卜骨都侯。”


………………


须卜骨都侯望着地上血淋淋的头颅,气得咬牙切齿。()


须卜骨都侯野心勃勃,如果不是胡才的出现,历史发生了改变,须卜骨都侯在几年前就会反动兵变。


因为蝴蝶效应,须卜骨都侯不仅仅没有在两年前死去,而且多准备了两年反动兵变。


同时,也因为蝴蝶效应,须卜骨都侯的野心更大了,他不仅仅需要成为南匈奴的大单于,还需要占领并州,逐鹿中原。


但是他知道这必须一步一步来,所以成为南匈奴大草原是第一步,所以在成为南匈奴大草原前,在掌控南匈奴所有的势力前,他暂时不想和大汉翻脸。


况且,匈奴人臣服大汉国已经两百多年了,历任大单于继任之后都要得到大汉国天子的承认,否则名不正言不顺,匈奴各部也不会俯首听命。以金源泉的身份根本不够资格坐上大单于之位,但因为大汉国的支持,他照样做了大单于,匈奴各部落也不得不听命于他,他的后代也照样可以继承大单于之位。


这次众多的匈奴部落首领虽然被须卜骨都侯和屠苏两人软硬兼施,答应支持他们,但条件也很简单,那就是你须卜骨都侯必须要做大单于,得到大汉国承认的大单于。否则,将来谁保证他们的生命?


只要须卜骨都侯做了大单于,得到了大汉国皇帝的承认,大家就不是叛乱份子,该怎么生活还怎么生活。但如果不是这样,大家就是大汉国的敌人,是单于庭的背叛者,后果不言而喻。和连之死就是前车之鉴,强大的鲜卑国都被打败了,不要说匈奴人了。


“大单于是匈奴人的大单于,和他大汉国有什么关系?”屠苏笑道,“我们说你是匈奴人的大单于,你就是大单于。”


须卜骨都侯苦笑。如果没有大汉国皇帝的承认,自己就是做了大单于也没几个部落会依从。只要左贤王呼兰盛一回来继任大单于,重建单于庭,匈奴众部落十有**都会跑到呼楼兰的单于庭去。大汉国的天威已经在匈奴人心中扎下了根,不是动动嘴皮子,有几万大军就可以改变的。尤其去年鲜卑人的大败更是让匈奴人畏惧的大将军胡才。


同时,这个大将军胡才更是所有匈奴人的噩梦,他杀了几万匈奴人,杀的匈奴人血流成河,二十几万南匈奴老弱妇孺成为了胡才的俘虏,这让那些没有聚集在单于廷的其他匈奴部落惶惶不安。


几年的发展,南匈奴到现在还没有恢复元气,如果不是游牧民族有游牧民族恢复的仿佛,他须卜骨都侯怎么可能联合其他部落起十万大军造反?


“呼兰盛回不来了,胡才也回不来了。”屠苏好像看透了他的心思,捋须笑道,“大单于放心吧,过不了多久,大汉国皇帝就会派人来恭贺大单于了。”


须卜骨都侯沉吟良久,问道:“拓跋武的大军到了雁门关吗?”


…………………………


八月。


并州刺史霍邱接到吴川的急书,立即命令雁门关守军严阵以待。


“吴大人怀疑拓跋武要来攻打雁门关,你看有这可能吗?”黄琬和李大目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的崇山峻岭,心情沉重。


“匈奴人敢在这个时候反叛,一定有所倚仗,他们难道不想想后果?”黄琬叹道,“你也知道,鲜卑人虽然去年在雁门关大败,但损失的主要是中部鲜卑的人,拓跋武的损失其实微乎其微。拓跋武的野心大啊,他看中的不仅仅是北疆四郡,而是整个北疆。假如他此时入侵,时机的确掌握得非常好。”


“匈奴人大乱,我们必定要全力平叛,以免祸及整个北疆,如此一来,则雁门、太原和上党就没有什么防御兵力了。如果鲜卑人和匈奴人趁机攻打雁门,掳掠太原上党,他们不但能发财,还能摧毁并州南部。但我大汉国遭此重击,恐怕……”


李大目脸上忧色更重。


“要不要向大将军府求援?”霍邱问道,“或者,给大将军写信……”


“大将军府的留守兵力要看护太原、上党和河东三郡,还要到西河支援吴川,徐大人已经捉襟见肘了,还是再等等吧。”


李大目摇头道,“至于大将军……朔方的情况相比我们来说,更为严重。几万鲜卑人从南下,一旦等到胡人占据了朔方郡等,首当其害的就是河套。河套是我大汉国的重中之重,冀州假如祸乱不止,会直接动摇我大汉国的根基,所以我们还是不要把并州的事早早告诉大将军,免得他心忧并州,无心战事,以至于危害了国家社稷,那就罪莫大焉。”


关外的驰道上响起了急促的马蹄声,要塞的斥候们纷纷打马而回。鲜卑人来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huge.com 笔壶阁。手机版:https://m.bih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