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壶阁
笔壶阁 > 重生三国之君临天下 > 第三十二章 胡才入京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二章 胡才入京

  重生三国之君临天下

第三十二章


雒阳。


就在大将军何进和宦官、豪门士族斗的不可开交的时候,雒阳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这不速之客并不是别人,正是胡才一行人。


雒阳是大汉帝国的道城,作为白波军贼帅,胡才进入雒阳是死路一条,但是在这雒阳,根本没有什么人认识胡才,胡才在安排四千近卫军驻扎在邙山后,就带着一百个jing锐近卫军士兵进入雒阳。


这是大汉帝国的都城。来这个时代快一年了,终于见到它了。


这近一年来,胡才就学会了一样东西,那就是时刻要自己掌握主动权,坦白而言,这一段时间在白波军的发展,虽然他的谋划已相当不错,但随机应变的成分居多,而且胡才也知道,洛阳不比临淄,这里的势力错综复杂,一个不好,自己就会翻船。他可不想变成历史上的马腾,进京的时候被曹cao暗算,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此时在邙山上统领近卫军的是晏明,。


要知道白波军的将领大部分已为外界所知,吴庆的强攻、李峰的坚守、吴川的狂杀、徐晃的坚韧组成了白波军的特se。如果失踪任何一个,都会引起有心人的疑虑。


起用晏明就不存在这个问题,而且这晏明的领兵能力的却不错,也许进攻不如吴庆,防守不如李峰,但晏明却骁勇善战,在手下没有大将的情况下,晏明就是最好的选择。


现在白波军的人都知道他去了北屈,安邑有江政他们坐镇,加上对他忠心耿耿的吴庆等人,短时间内河东不会出现问题。


不过胡才唯一不放心的就是河东的世家大族,生怕他们搞出什么花样来。如果不是这雒阳之行半个月就可以解决,他还真的不敢来。


想想这些贵族老爷,胡才头都大。


现在的胡才已经彻底的把自己在这时代所遭遇的人物和书中的纸片形象区分开来。他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想一想自己初到三国时的天真想法,胡才就觉得有些脸红。


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中心,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也许自己可以用强制xing的手段来实现某些超越时代的东西,可是自己死后呢?


每一个人在做任何事情前都会衡量这件事情对自己是否有利,如果无利可图,人家为什么会去做?在这时代,上位者的需要决定了国家种种政策。


军幕府有那么多的豪门士族,目的就是为了安抚他们,不安抚他们,白波军在河东永无宁ri。


胡才是在妥协,不过胡才却在寻找妥协的最佳支承点。实际上胡才现在这么做还是在学曹cao。


历史上的曹cao在无意中找到了解决世家大族cao控政权的经济方法,那就是屯田。只有胡才这种真正见过世家大族在土地上的绝对权力的人才会深切地感觉到曹cao的屯田政策对世家大族的打击是何等的巨大。


因为屯田这种经济政策根本就在当时的经济体制之外。它使得大量百姓不在世家大族的控制之内,这实则是在打破世家大族的经济垄断。


可惜曹cao与真理擦肩而过,早早地又变回到了依靠世家来巩固统治的老路上来了因为曹cao根本就是把屯田当成是自己争霸道路上的权宜之计。根本就没有真正的看到这项政策的好处。


不过这也是无可奈何,因为从汉光武帝刘秀开始起,大汉帝国就没有产生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政治体制方面的思想家。


无论是刘备、曹cao、还是孙权,他们都是出se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们在这两方面的才干都是杰出的,但是他们解决乱世的方法却是非常的单一,几乎是毫无创举。他们的作为仅仅是恢复农业生产,由于他们都是平定乱世的人,所以在他们那时候、在他们的统治范围内,所有的社会矛盾都因为战乱而缓和了。表面上看好像东汉的社会弊病似乎都得到了解决。


但是,西晋统一中国后,ri子一久,传承自东汉政治上的弊病依旧爆发。想一想吧:自东汉起、魏蜀吴、西晋、东晋、宋齐梁陈哪一个不是或直接或间接的毁在控制了国家大权的世家大族的手里?


不世说豪门士族没有人才,而是豪门士族的特xing决定了它在和平时代无法阻止世家子弟的堕落和无能。


在这时代,你如果想要依靠豪门士族建立王朝,那就是自取灭亡之道!或许会有一时的统一,但决不长久。


大汉帝国建立的时候。汉高祖和他的那些手下们一个个是泥腿子,但是这些人在几十年上百年的发展后,一个个都成为了豪门士族,他们现在在毁豪门士族的根据。


胡才不想走这条道路,所以他必须开创出新的经济模式,哪怕是雏形也好。他不想最终成为豪门士族的工具,所以胡才需要在豪门士族之外,有一个强有力的阶层支持自己,但是想要得到新的阶层困难重重。


大汉帝国根深蒂固的思想让他很难培养新的阶层。


胡才不希望自己建立的王朝遭受到西晋那样的命运。不过这事情急不得,万事开头难,只要自己用心,就可以解决问题的。


看看前方,胡才抛开这些东西,因为洛阳还有另一场战争在等着自己呢!


“山南水北谓之阳”。故东都雒阳在洛水东方河边的北岸。


这伟大的古城与关中的长安遥相对应。南控龙门,北依邙山,东临虎牢,西凭函谷,实在是军事上的要地。


雒阳初建始于周公旦及召公,后因身为摄政的周公旦经常到这里来会见诸侯,处理天下政务,雒阳城便成为华夏政治和文化的重镇。后来平王东迁至此,文化及经济更为兴盛起来。


不过这古城真正的繁荣却是在刘秀建立东汉后。因为根据五德终始说的预示,东汉是得火德以兴,所以刘秀宁愿在当时同样破烂不堪的雒阳建都,也不愿意回到长安。


与安邑不同的是,雒阳的庶民居住在城外边缘处。百姓的活动被限制在雒阳城内外三个主要的区域,雒阳城南宫西北方的金市,是唯一城内的住宅区,住有一些无官职的御用商人,及有钱的世豪。东郊的马市及南郊的南市,则为平民居住及中小商店的活跃区。


胡才到达雒阳时,就从雒阳繁华的城外景象注意到了这一点。而这时的雒阳城人口,包括这城外部分大约有百余万之多。


胡才其实并不是第一次来雒阳,小时候他在雒阳长大的,他的祖父胡广是安乐乡侯,所以他从小在雒阳长大,只是现在不知道那些小时候认识的人会怎么样。


现在的雒阳城实则是汉光武帝时新建的,虽然仍在邙山和洛水之间,地势北高南低。但却比东汉以前的洛阳规模扩大了不少南北长九里,东西宽六里,形态成长方形结构,故又称为“九六之城。”


雒阳城内,共有南北纵走及东西横走的二四条大街道,两旁植有柳树及槐树,街道及街道中间为居住的“里”,主街道连贯各主要城门,宽约四十公尺,长五百公尺。


胡才带着十几个随从走进雒阳城,哪怕现在雒阳的宦官、大将军与豪门士族暗斗,但没有影响到雒阳百姓的生活。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huge.com 笔壶阁。手机版:https://m.bih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