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壶阁
笔壶阁 > 曹彰大帝 > 一八六 陈群大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一八六 陈群大才

  曹彰大帝

曹彰带着数万矢军过上党三县,入河内,到河东,一路过县必停,一来为了休整,而来为了补充兵粮,三来他也想看看这《青苗法》


的成果。


河内因为青苗法刚实施不久,所以难以看到效果,不过让曹彰欣慰的是,还是有不少地方已经有农民在开辟荒地,而这些开辟荒地的所在地点不远处必然会有一个军屯,可见这些农民是得到了惠民仓的资助才能在这里从事生产的。


虽然农民才刚刚开始劳作,很多地方只是把土犁了一些,还没播种什么的,但是总算多了不少人气,比起曹彰去年来河内时死气沉沉一片混乱的情况要好得多。


曹彰进河内时还特意到了新的河内治所怀县召见了陈群,这位颖川


大族子弟见到曹彰时现在已经是满脸钦佩,显然他也看出了这《青苗法》的好处,两人在郡府相对而坐,案上有新茶一杯,只听曹彰对陈群说道:“长文,这青苗法可算断了本地乡绅兼并自耕农的财路,他们有否心生不满?”


陈群闻言一愣,思索了一阵答道:“恐怕有不满的都是一些短视之徒吧!”


曹彰奇道:“此话怎讲?”


陈群说道:“所谓穷则变,变则通,既然没法兼并土地要赚钱自然要想别的办法,无法用兼并之法收拢土地和佃户,那就让自耕农心甘情愿地把腰包的钱掏出来就是,以河内为例,现在乡绅谁家庄园不是良田千顷,不但种植稻米,还种桑麻,养蚕制丝,取麻做布,又有鱼塘养鱼,圈棚畜牧更自有作坊制造各种生活必须品如河阳的山家还可以自行烧制陶瓷,根基远非自耕农能比,平常这些用品都是在乡绅之间售卖,如今自耕农在《青苗法》保护下得以正常生产,身家渐渐丰厚,这些丝麻,陶瓷,等必需品就可以面向自耕农售卖,兼并田地尚需人打理种植,而生活必需品只需让几个工匠赶工就可以制造很多出来而陶瓷更是烧制而出,不费太多人力就能大量生产,这售卖必须品之利比起兼并田地可要大得多了,如果地方乡绅经营多年,还是只想到用放息借贷之法逼自耕农把地交出,那自然要被新政淘汰。”


曹彰听了暗暗点头,陈群一番大道理其实就可以用两个字概括,那就是“垄断”地方乡绅的庄园基本上就有一个完善的产业链造出来的东西不是自己用就是卖给有需要的乡绅,比如一些精致的灯台,书案,陶器,百姓是买不起的,所以他们造出这些东西基本上不是自用就是买少量给别的乡绅,但是无论是灯台书案,陶器,这些劳动力都没有得到充足的利用,其根本原因,就是汉朝百姓的购买力不强。


但是《青苗法》的出台自耕农有了田地,就有了购买力,乡绅的工匠劳动力得以释放,这些灯台,书案,陶器就可以面向自耕农销售而自耕农因为人丁少,劳动力不多,是不可能形成自己的产业链的所以有了闲钱要改善生活,他们也只能和乡绅购买这些东西。


可以说乡绅在短时间内还是受益人因为他们有生产生活必需品的生产能力,而朝廷对这方面的税收却没有很严苛的标准,因为在汉朝的赋税都是按田地的多寡收取,相比现在各种企业所得税,商业税,汉朝的税制是简单得多。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huge.com 笔壶阁。手机版:https://m.bih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