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壶阁
笔壶阁 > 大明狂士 > 第二百九十九章 这是要搞事啊(上)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九十九章 这是要搞事啊(上)

  大明狂士

登闻鼓设在皇城长安右门外,理论上百姓若有重大冤情不能解决,走投无路时便可去敲登闻鼓,相当于告御状,有上达天听的意思。当然登闻鼓不是让人随便乱敲的,有时候敲鼓人后果也很严重,动辄要被发配流放。


察院外这些人虽然都要告状,但能有时间陪着范弘道兜圈子,说明他们大都是民事纠纷,类似于田土、债务、婚事之类的事务。为了这种事去敲登闻鼓,很有点小题大做的感觉,真当朝廷是吃干饭的?


难道范主簿失心疯了,居然喊着去敲登闻鼓?众人不约而同的想。


范弘道扫视众人,“怎么?你们都害怕了?是本官亲自动手击鼓,又不是叫你们上,你们害怕什么?难道连跟着去看的胆量也没有?”


众人一想也对,如果范弘道动手敲登闻鼓,他们去围观一下又怎样?大明朝几大政治正确之一就有以民为本,向来法不责众,又是亲民官带着他们去的,朝廷板子也打不到他们身上。


京城百姓见多识广也不怕事,于是又是范弘道带头,一百多号人尾随在后,浩浩荡荡的向西北方向而去。众人估计不用半个时辰,就可到达宣武门,然后从宣武门入内城再到长安右门。


察院大门外的事情,当然有耳目汇报进去。故而范弘道喊出去敲登闻鼓后,郭御史立刻就在里面知道了,同样是大吃一惊,这范弘道到底发什么癫?


朝廷中人谁不清楚,登闻鼓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只是这属于注重民生的太祖高皇帝的钦定祖制,法理上没法撤掉而已。天子也好朝廷也好,没太把登闻鼓当回事。


范弘道这样一个主簿官员,带领一百多治下百姓跑过去敲登闻鼓,这绝对是没事找事,也必然是主动作死啊!郭御史很想对范弘道说,你想搞事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样自取灭亡的搞法有什么用处?


郭御史完全可以推演出接下来的剧情,一百多百姓跑到皇城外聚集就够令人醒目了,更别说还有官员带头敲登闻鼓,简直就是打朝廷脸面。


第一个后果必定是高层震动;第二个后果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带头官员必然会被严厉处置,丢官罢职是免不了的;第三个后果就是朝廷追查事情来龙去脉,真相也好糊弄也好,给天下人一个官方解释。


推演完了后,郭御史忽然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高层震动?朝廷的高层就是天子和内阁而已,那可是申首辅的基本盘啊,敲登闻鼓这件事是什么性质,最终解释权很大程度上在申首辅手里,被解释成为民做主也不是没可能啊。


带头官员被严厉处置?大明朝优待文人,没有杀官传统,不是特别大逆不道或者直接触怒天子的罪过,最严重处分往往就是罢官而已。但那范弘道是什么破官?一个历事监生署理主簿而已,丢了有什么可惜?连他自己都不在乎吧?


然后还会追查来龙去脉?想到这里,郭御史突然坐不住了,要追查事情来龙去脉的话,那他这个南城巡城御史是跑不掉的!范弘道是先带着一百多人先来察院,然后才去敲登闻鼓啊!


自己是南城地区的最高长官,只要南城事情兜不住,自己必然有责任!还是那句话,事情性质的解释权在内阁,到时候自己绝对还会负上主要责任!


越想越多,郭御史的冷汗刷刷的流下来了,他其实不太确定范弘道是不是真敢去敲登闻鼓,也许是故意吓唬自己?但无论如何,郭御史根本不愿面对这样的风险,他忍不住要破口大骂,这个姓范的混蛋到底是不是真想搞大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huge.com 笔壶阁。手机版:https://m.bih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